“新南向”,何以新?
“新南向政策”是蔡英文政府主推的对外综合发展战略,积极提升台湾在亚太区域内参与及能见度,加强与东盟及南亚国家的合作。
“新南向政策” 推动医卫、农业、创新、产业链与青年交流“五大旗舰计划”及公共工程、观光与跨境电商“三大潜力领域”。主要的执行机制是“新南向政策办公室”,目前正筹设“台湾亚洲交流基金会”智库,协助台商争取东盟、南亚发电、桥梁等基础建设商机。主要发展战略包括:一、超越经贸优先考虑,强调以人为本,发展人才及智库的交流机制;二、连结社会互动与市场战略:将东盟视为台湾的重要腹地,同时发展民间社会交流;三、鼓励青年及民间力量前进东南亚,强化双方连结。
2017年10月11日-12日举办的“玉山论坛”,更以“亚洲创新与进步对话”为主题,面向东南亚、南亚各国说明“新南向政策”深具包容性,与“一带一路”等区域合作机制相辅相成。蔡英文致辞时对“新南向”国家提出五项承诺:协助开发人力资源、分享产业发展经验、协助公共工程建设、协助中小企业及非政府组织、深化区域国际合作,以利区域和平稳定及繁荣发展,受到马来西亚中英文媒体的关注与报导。
“新南向”下的台马关系
台马经贸关系密切,每年约有1.5万马来西亚学子到台湾留学,在马国国内仅次于澳洲及英国;东盟留台学生中,超过一半来自马来西亚。“新南向政策”将马来西亚列为重点发展国家,自是理所当然。在“新南向政策”带动下,台马合作特别强调以下面向。
首先,投资层面,马来西亚天然资源丰富,但市场经验及商业模式仍亟需向外取经,台马双方能达致互惠互利。马来西亚吸引台商投资的优势包括:一、延续英国的法律及行政体系,政策鼓励外商投资;二、马来西亚华裔多,中英文甚至是闽粤方言沟通无碍;三、地理位置优越,方便飞抵曼谷、新加坡、雅加达等东南亚主要城市,经商便利;四、马来西亚文化多元、伊斯兰教盛行,是进军印度尼西亚及中东国家的良好基地。台商投资马来西亚以电子、矿产为主,多半是中、小企业,且台湾过去并未建立境外金融体系,不利于双方贸易发展。但“新南向政策”推动以来,台湾的公营银行已于新南向国家增设八处据点、提供500亿元新台币融资保证。2016年,台湾与马来西亚的贸易总额为141.25亿美元,在新南向各国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新加坡,占台湾对外贸易总额的2.8%,成长率为1.4%。但2016年台湾核准投资马来西亚件数为18件,总金额为12.2亿美元,呈现较明显的负成长,部分台商也转往人力成本更低的泰国及越南发展。
其次,教育层面,侨教政策为台湾“新南向政策”储备了雄厚的软实力,马来西亚华人融入当地社会,政商人脉畅通,且当中不少曾在台湾留学,配合马来西亚留台校友会、吉隆坡台湾贸易中心共同促进台马友好。为因应近年来的“少子化”问题,台湾当局将东南亚视为招生的重要市场。对此,“新南向政策”希望能够在东南亚各国复制对马来西亚招生交流的成功经验。具体作法包括:一、办理“外国学生产学合作专班”和“外国青年技术培训班”,吸引东盟及南亚外籍学生来台就学;二、推动台湾连结计划,补助大专校院与新南向国家成立国际型联盟组织;三、整合及扩增台湾奖学金、华语文奖学金、短期研究奖学金及阳光南方奬学金,吸引各国指标性优秀青年学子来台留学或研修,并协助学成后就业媒合。2016年东盟及印度“台湾奖学金”新生名额共计97名,2017年规划扩增为182名;清寒侨生助学金增加700名,将有效提升在台留学及研习人数,未来每年均能以20%逐年成长,至2019年成长至5.8万人。
第三,民间交流层面,“新南向政策”启动“东南亚交流合作补助计划”,2016年,49位青年获选担任首批文化交流先锋,前往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驻点,透过多元艺术和居民互动,深化理解与人际纽带。台湾许多部会都设有相关项目供申请,例如“东南亚人士来台文化交流合作补助计划”“青年文化园丁队——台湾青年至东南亚交流合作补助计划”“贸易小尖兵新兴市场海外实习计划”等。除此之外,台湾非政府组织动能强,在东南亚参与的社会活动面广、人脉雄厚,且台湾有丰富的宗教资源及民间信仰网络,“新南向政策”正加紧动员宗教、文教非政府组织资源,强化在马来西亚等国的人道救援、海岛联盟、南岛民族联系合作。
总体而言,马来西亚除了华裔及留台社群之外,马来裔及印度裔民众对“新南向政策”的了解有限,参与热情不足。更重要的,虽然蔡英文政府一再强调:台湾拥有强大的企业及医疗、教育、农业、防灾、技术等软实力,并非金钱或政治力所能取代或阻挡。但实际上,台湾不在国际政治舞台主流内,话语权小;“新南向政策”面临与“一带一路”竞争的局势仍然无解。远者不论,中国大陆在马来西亚的投资额为台湾的三倍,足以影响马来西亚的政经走向及对台马关系施力。
在国际局势方面,特朗普上台后退出“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PP),以及美国司法部追究马来西亚首相纳吉布所涉“一马”洗钱丑闻的诉讼,动摇了马来西亚向来亲西方的政治立场。纳吉布一方面撰文抱怨“前殖民国家不应该对他们曾经剥削过的国家进行说教”,同时也通过访华、签定协议等方式加强与中国的关系。近年来,“一带一路”倡仪大举挹注马新铁路、沙巴油汽管道及港口等基础建设,以及中国企业大量注资运转不灵的“一马”基金,对于纳吉布政权稳固功不可没。在此局面下,台湾“新南向政策”则明显站队美日阵营,与马来西亚在区域战略互动上可能产生微妙变化。
结语:台马互动展望
综上所述,在“新南向政策”推动期间,台马官方关系虽能稳健发展,却不易有重大突破。未来几年台湾与马来西亚的互动将更接地气,也更着重于新世代。前者如举办“台湾马来西亚产业高峰论坛”,成立“台湾清真推广中心”“台湾商品营销中心”,为马来西亚厂商及民众提供客制化服务。后者则主推青年交流及创新创意合作,包括举办青年领袖培训营及“新二代”(台湾出生的马来西亚后裔)返乡计划,未来三年将遴选数十名新住民子女利用暑假期间返马进行海外职场体验活动,扩大青年交流以厚植台湾在当地的软实力。
(陈琮渊博士现为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助理教授、暨南大学中马关系研究中心特约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