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今日亚洲!
移动端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今日亚洲杂志 > 今日亚洲杂志 > 《今日亚洲》2017年第1期 > 正文

新一轮秩序危机下的东南亚经济版图重构

2023-10-24 11:04:23 阅读:257 来源:今日亚洲


人们也许透过英国脱欧、特朗普新政以及系列纷纭耀眼的地缘冲突热点感受到世界正走入另一发展周期。确实,当今世界正在快速转型。这种转型有如下三大趋向:一是由注重比较优势而着力发展优势产业的发展方式,转向偏重立足国民就业的无序经济发展方式;二是精英民主时代向大众民主时代的治理转型;三是立足于各自文化优势的经济全球化,向借助现代文化的全方位融合去奠基未来的经济全球化。

这种转型态势导致世界经济版图也随之变化。它是继中国崛起这一重大特征之后,诸多因素共同影响下发生的重构:国际社会再一次挟科技力量强劲启动,德国印度发展态势强劲、日本雄风重振、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美国全球战略捉襟见肘、俄罗斯迅速式微等大国角色转换,以致国际社会产生秩序危机与新旧观念混乱,以及穆斯林人口全球扩张。经济全球化是个大舞台,也注定是大国唱主角的舞台。人们也许记得“亚洲四小龙”的称谓,那时东西方对抗的窗口期让这些小经济体抓住了机会。而最近几十年,人们听到更多的是对“金砖四国”的关注。不过,在世界正走入另一发展周期的时窗里,“金砖四国”的称谓也将随着俄罗斯的经济式微消失在未来的全球化之中。

当今世界快速转型其实是系列秩序危机所驱动。这是一个节点性的时窗。它彰显的不是秩序的修复契机,而是崩摧的预期。上面所说三大趋向之产生也由之于此。深究其因,其实是因某些矛盾日趋激化导致原有的秩序出现危机。例如,当下科技进步迅速,却带不来就业增加效应(甚至减少)。又例如,经济体的开放却让极端宗教势力有机可趁。再例如,市场的全球融合让一些原本意识形态色彩鲜明的国家(如朝鲜、委内瑞亚、伊朗等)不得不另寻出路。最近,朝鲜一连串出格的动作挑战国际社会,直接向美国叫板,赚足了世人的眼球。其实他不在于要一个安定的发展环境,也不是要锐意闯出另一种发展境界,而是因为自身发展必须走进当下的合作发展的世界。

说经济全球化是大国唱主角的舞台,很容易理解成大国产业系统完备与产业链完整,总体实力强大。其实不尽然。例如,德国是个制造业强大的经济体,两次世界大战均战败,但又重新成为经济强国,引领着欧盟走向这个舞台的中央,同时它还是经历生产周期最轻松的国家。日本“失落二十年”依旧能借助其厚积薄发的科技实力和制造业基础,让其经济走出困窘重振雄风。印度是因新工业化而崛起。对比之下,美国则要重塑其制造优势,而不是进一步强化其金融霸权。俄罗斯因依赖军工与能源而欠缺生产性,结果走向式微。本轮转型也离不开这些经济体因更注重自身安全而重构合作秩序。“亚洲四小龙”的成功是借助日本最先秉持的产业政策,培育出为数不多的强大企业而竞争于西方市场,实质是经济体的命运维系于这些为数不多的实体之上。当这些企业折翼于市场,就会发现后乏接棒之实体。在新的全球全方位竞争之下,力量是明显不替的。

显然,本轮转型有其独特东西。在国际合作发展中,原有的意识形态色彩趋于淡化,强调国家安全的发展角逐也主要表现在经济领域的竞合。中国的崛起说明,中国在国际合作发展中成绩斐然。既然有经济全球化,也就会有全球化的转型。特朗普对美国传统战略的强力解构,是一种有意(或无意)放弃过往执着的大格局安全浮云而体现消减过去种种意识形态主导下的利益输送,转向更注重国民餐桌上的牛肉的向内特征。英国脱欧也有类似的取向。

经济版图重构是一种形态,但导致这种结果的,却不是纯粹的经济因素,还有政治、文化和宗教等因素。由于美国、日本、印度、中国都在亚太,俄罗斯也与亚太脱不了关系。当然,这里还有朝鲜。亚太的经济版图重构应最具颠覆性,其中,东南亚经济版图重构将尤为突出。东南亚经济版图重构是进行式的。例如,中国经济放缓而进入新常态,日本挟其科技大有雄风再起之态势,朝韩又会以怎样的结果展示在世人面前,东盟的伊斯兰国家又会走向何方,这都会为此轮经济版图重构划出自己的线条,并添上自己特有的色彩。

(作者系独立经济学者、经纬智库共同发起人之一)

 

(作者:张锋强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