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中国出现三个好苗头,外媒已经迅速察觉出!
第一个苗头,中国经济将实现比预期更快的复苏。防疫政策放开后,多家外媒对中国的经济复苏表达了很好的观念。英国《金融时报》预测,中国在未来一年内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增长11%,预计可能会达到50万亿元。彭博社观察后也发现,元旦前一周北京、上海、成都和武汉,这些城市的地铁搭乘人数已增加40%到100%,交通情况也较往日拥堵,这代表着人们已经重返到工作岗位,消费情况也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城市活力的快速反弹,意味着中国经济将出现强劲复苏。
第二个苗头,中国旅游业“报复性”反弹。随着疫情限制的逐渐放开,中国旅游业正在以强劲的态势迅速增长。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称,重新开放为中国的航空公司和旅游社带来利好形势,这一状态也将向全球扩散。而为了吸引游客,多省份已开始发放文旅消费券。如西藏,就将在1-3月发放共约2099万元的“本地游”消费券,它们的适用范围包含酒店、汽车租赁和景区等等环境。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元旦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了0.44%。这样的出行人数带来了265.17亿元的旅游收入。专家预测,春节的旅游市场可能会更好,而今年的整体旅游市场,或将迎来报复性增长。
第三个苗头,线上线下消费均呈现逐步回暖态势。随着防疫政策的优化以及各种稳增长、促消费政策的落地,法新社观察到中国多地民众的消费热情在增加。在成都太古里地区,元旦期间各大商场人头攒动,多家餐饮店门不停宾,百货店门口也大排长龙。而在上海,12月31日到1月1日两天内,全市线上消费就已达到109.8亿元。而“线上年货节”的推出,也在新疆、广州、贵州等地掀起了新的消费浪潮。
烟火气再现,消费渐旺。电影院门口来往的人流络绎不绝,“感觉电影院的人多了起来”,北京的一位观众这样说着。而据统计,中国元旦档票房破5亿元。在1月1日当天,全国营业的影院已达到10640家,是近10个月内的新高。世界将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复苏,美国福布斯新闻给出了这样的观点。中国已经打响了消费复苏的第一枪,我们将共同迎接一个活力满满、蓬勃向上的美好未来!